法制網記者周芬棉
  9月20日至9月29日,由中國記協組織的中央媒體、全國各省地方媒體近百名夜班編輯,到貴州省開展走基層採訪活動。初來貴州,我們多次聽到貴州的名片:走遍神州大地,醉美多彩貴州。貴陽的名片則是“爽爽的貴陽”,就連出租車上也打著這幾個字。貴州也被世界旅游組織專家贊之為“文化之州、生態之州、可舞之州、美酒之州”。 很多人對貴州的瞭解,除了一棵樹(黃果樹瀑布)、一瓶酒(茅臺酒)、一間房(遵義會議會址),其餘知之不多。
  那麼,貴州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?帶你瞭解一下貴州的山山水水,風土人情,經濟發展如何?
  
  多民族聚集和睦相處
  
  貴州簡稱“黔”或“貴”,有6個地級市,共88個縣(市、區),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到全省總面積的55.5%,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6%,共有苗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水族、仡佬族、彞族、土家族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。
  我們首先來到了位於黔東南的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。據導游戚珍介紹,苗族是蚩尤的後代,蚩尤與黃帝激戰被打敗,由於躲避戰爭,他的後代便來到山多的貴州。苗族女人頭上戴著厚重而美麗的銀飾。據說,因為戰爭需不斷遷徙,笨重的東西不好帶,只有銀飾既可以隨身戴,也比較貴重,小伙向姑娘求愛,也多送銀飾。
  苗族有三寶:銀飾、蠟染和刺繡。銀匠在當地很有聲望。我們看到有銀匠在街上打著銀飾,將銀子拉得很細,做成各種各樣精美選 形。苗族刺繡很有名,但現在做刺繡的人比較少,大多都是機器做的。而蠟染的布料過去常做衣服,現在多用於掛件,做裝飾用。
  這裡的人生活得很悠閑。一位老人坐在街邊,手裡拿著拐杖,眼亮耳聰,但看她年紀不小,便問高壽幾何,從她濃重的口音中,聽到她說已有一百多歲了,現在不做什麼,就在街上看行人。外地人到此做生意的不少。有個東北大姐在這裡開著店鋪,上大四的兒子也來此地實習,大女兒在這裡經營著一家蠟染店,雇了三個苗族婦人手工刺繡,樓上還開著酒吧。當地也有人在外打工後,回來做生意。西江鎮不大,從東到西一條街,全是店鋪。
  站在雷公山上,依山而建的苗寨,房子密密麻麻,整齊有序,也甚是壯觀。
  接著我們來到安順市平壩縣,對天龍屯堡當地居民進行採訪。據說,這裡的地形呈喀斯特地貌,是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,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重要驛站。明初時,朱元璋調北鎮南,在這裡大量屯兵,兵來自江浙漢族。這些人當初與本地人不來往,至今仍可見到上了年經的人身著明朝的漢服,女人頭戴白帽,當了婆婆的戴黑帽,腰上纏著寬寬的穗帶,穿著前頭尖尖的鞋子。如今這裡已經大大開化了,除了老人,很多年輕人都走出大山。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,坐在街旁,出售他們親手製作的大大小小的鞋子,小鞋子很小,小到即使剛出生的孩子也穿不進去。
  在安順農村,我們看到了當地自編自演的地戲。據說,人們跳地戲是為了驅邪避災,也為了娛樂。地戲的劇目只有武戲,如《三國》、《隋唐演義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楊家將》之類,人們頭戴各種人物的面具,表演很是投入。
  
  ???大小瀑布星羅棋佈
  
  有人說貴州是一個瀑布的王國,這種稱呼似不為過。
  最著名的當然是黃果樹大瀑布,世界第三大瀑布,高77米,寬102米,屬喀斯特地貌中的典型瀑布。遠處就聞巨大的聲響,近觀更是壯觀,正如李白所雲: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今年雨水多,瀑布水勢浩大,日日不息,走在近處,衣服一會兒就被水花淺得濕透。
  貴州多山,而且是石頭山,因此走在山間,隨處可見有溪水從石縫處流出,一路走來,水聲四起。
  與黃果樹瀑布相比,屬丹霞地貌特征的十仗洞瀑布雖然稍小,但可以近距離接觸,站在近處,一樣驚心動魄,氣勢如虹。另外,是四洞溝瀑布。沿著山間往上走,依次可見四個瀑布,由小及大,最大的瀑布則是兩個瀑布併列。竹林、石徑、綠山,輕霧飄蕩,直嘆人間仙地。
 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龍宮。這對很多人來說,聞所未聞。龍口巨大,不斷地有大水從中流出。沿著山中小路拾級而上,再乘80米高的電梯,乘一葉扁舟,經過細小的咽喉,便可深入龍腹。腹地開闊,可容三四隻小舟穿梭,水很深,最深處達26米。未曾想到,在貴州竟有這樣一個別樣去處。
  
  革命勝地發生了巨變
  
  在遵義市湄潭縣,這裡的“四(美、富、樂、學)在農家”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遠近聞名。我們走在田間地頭,和茶農交談,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這裡出產的湄潭茶遠銷南方各省,當地農民富裕了,蓋上了嶄新的混泥土樓房。據介紹,這裡從一個國家級貧困縣,走向小康,人均年收入達一萬二千多元。
  湄潭縣湄江鎮核桃壩村,被稱之為“西部生態茶園第一村”。當地建立四個平臺:公共管理信息化平臺、農產品檢測信息化平臺、茶葉銷售的電子商務平臺、黨員群眾學習教育平臺。中央文明辦表彰其為“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”,貴州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小康村”、“五好基層黨組織”等榮譽稱號。湄江鎮領導稱,這裡已無城鄉之別,養老、教學、醫療,樣樣有保障。
  接著我們走訪了湄潭縣興隆鎮,到達田家溝村時,當地農民正在開演唱會,七十多歲的農民,在臺上高唱“十謝共產黨”,謝這裡的路寬了,人富了,農家樂火了。
  田家溝農民企業家譚世武接受了《法制日報》記者的專訪,他如今開辦一個茶廠,將自家的茶園租出去,從農民手中購買原茶,經過加工,生產出成品茶,遠銷外地,年產值達200多萬元,年收入也有20多萬元。做為村幹部的他表示,以後還要擴大再生產,帶領村民致富。從當地走出去的大學生,畢業後,在外打工多年,發現還是家鄉有商機,毅然選擇回家創業的,也大有人在。
  從湄潭北上,我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遵義會址。遵義會議在關鍵時期,輓救了中國工農紅軍輓救了黨。我們在這裡,重溫遵義會議的偉大歷程,參觀了當年開會的會址,參會人員的住所,救治傷員的大教堂,之後前往紅軍山,愐懷革命先烈。
  
  四渡赤水已變樣
  
  我們入駐四渡赤水大酒店,最初只知紅軍北上,曾經四渡赤水的歷史。但是,這裡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息烽集中營,國民黨關押政治犯的地方。
  這裡曾經關押過張學良。張學良在西安事變發生後不久,即到美國,當時很多人勸他不要回去了,但他堅持要回國抗戰,回國後即被蔣介石關在這裡,後來又被轉移到距此十幾裡外更隱蔽的地方;這裡關押過小蘿蔔頭全家。當時最多時關押政治犯1600多人,不少人被凍死、熱死、餓死,有的被活活埋掉,1946年該集中營被撤銷,包括小蘿蔔頭家人在內許多人被轉送重慶,在那裡被秘密處決。
  國民黨在這裡用盡酷形。把很多人關在一個小小的籠子里,因為籠子太小,有人不得不雙腳離地,就這樣放在院里曝嗮,然後再拖進水牢。導游向我們介紹了這裡一種所謂“披麻戴孝”的酷形。就是將人打得皮開肉綻,在傷口處撒上鹽,再用麻布包嚴,最後連肉帶布一起撕下。一牆之隔,就是國民黨軍官所住的地方。近在咫尺,卻是兩重天。據說,國民黨建了三個關押政治犯的地方,一個在江西, 一個在重慶,另一個就在息烽縣。如果稱江西的是小學,重慶的算高中,而息烽的則算是大學了,一個比一個嚴酷。
  最後在貴州,不能不提到茅臺酒。因流經地土地呈紅色,赤水由此得名。這是一條珍貴的河,沿岸密佈著酒廠,上游的茅臺酒,下游的郎酒、五糧液等皆因這條赤水河。我們參觀了茅臺酒廠的包裝車間。流水線上的包裝工人在一道道工序上忙碌著。瞭解到,茅臺酒廠曾是一家小企業,歷經幾代人的努力,發展成為今日的酒業龍頭企業。
  
  貴州的未來之路
  
  貴州多山,多水,有生態之美,據省宣傳部門人員介紹,貴州是全國惟以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。這裡有“一山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之說。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,全省野生植物3800多種,野生動物1000多種。這裡還生長著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珍貴植物——桫欏。
  另一方面,山多,致使貴州的公路交通成本企高,建路建橋均不易,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,於是這裡也有“地無三尺平、天無三日晴、人無三分銀”之稱。
  有人說,貴州是一個可以讓人深呼吸的地方。在如今霧霾在許多城市肆虐的地方,能有一方凈土何其不易。但是貴州也要發展,日後如何處理髮展與保護環境的關係,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。  (原標題:多彩貴州二十天之行印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fneanhwessz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